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四川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四川:调整难度和区分度提高高考命题质量
2006-10-31 9:23:40 来源:中国教育报 【字体:小 大】

四川省今年普通高考首次全科(除小语种外)实行自主命题,取得了圆满成功,考生满意,社会认同,有利于高等学校招生,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。自主命题坚持正确的命题原则,命题思路清晰,试题科学规范,稳中有新,稳中求进,注重与全国试题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,体现了适当的难度,保持了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、效度,反映了四川特色,达到了预期的命题目标,实现了“全国卷”向“四川卷”的平稳过渡。

  坚持能力立意,贯彻课改理念。注重考查学生素质能力,包括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,把握学科主干核心的能力,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尤其强调对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查,体现了新课程理念,全面准确地反映了考生现有学习水平和学习潜能,有利于中学教学从“知识中心”、“学科中心”、“教为中心”向以“学为中心”转变,有利于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,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,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知事物、分析现象、把握规律、创新知识的能力,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。例如,物理第14题的战机试飞、第18题的照明电路、第23题的荡秋千(在其他星球上)等,注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。第15、17、20、21题主要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,第22题有所创新,主要考查了考生设计和实验的能力,第17、21、24、25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分析综合的能力。

  贴近中学实际,减轻学生负担。试题的内容及能力层次、试卷结构完全符合2006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,有利于中学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,纠正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随意增加学习内容、提高学习难度等倾向,从而减少了盲目训练,能够有效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。

  选择教材中的主干知识、核心知识进行综合考查,注重回归教材,不强求对知识的机械记忆,有效地避免了“繁、难、偏、怪”的试题。例如,数学文科卷有14道题,理科卷有10道题,从教材题目演变而来,有利于引导考生重视教材,重视“双基”。

  理论联系实际,体现四川特色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贴近生活,体现了四川特色。试题强调知识的运用,联系实际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,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,关注社会、关注自然、关注科技进步,培养考生热爱祖国、热爱家乡,关注四川发展的情感;有利于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、生产、社会中的实际问题,学以致用。如英语“书面表达”要求考生向国外朋友回信介绍四川的旅游资源;化学第28题考查了盛产于四川的中药“五倍子”,29题考查了四川丰富的天然资源、合成尿素等知识。

  适当增加难度,强化选拔功能。适当增加了难度,增加了区分度。试题易、中、难题的搭配合理,体现了选拔性,适合四川考生实际,保证了高考试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,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,也有利于中学更好地把握学习要求,便于考生复习备考。

  四川首次自主命题,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,写入200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。副省长柯尊平多次听取汇报,开会协调,落实部门职责,建立招生安全保密指导机构,确立了“着眼正确导向,立足平稳过渡”的指导思想,提出了命题工作必须做到“安全保密万无一失,命题质量宽严适度,组织管理严格规范”的总体要求,亲自参加命题教师入闱前培训动员大会并作动员讲话。省教育厅党组把自主命题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,建立了命题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,主要领导亲自挂帅,部署督促,分管领导周密安排,具体指挥,制定了详尽的工作实施方案,健全了各项规范的管理制度,及时研究和解决命题工作重大问题和困难,为命题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。

  命题质量是命题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为确保命题质量,组建了命题专家指导委员会,层层推荐、严格遴选命题、审题教师,聘请了试题政治性审查专家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命题、审题工作流程和日程安排,确定了“遵循考试大纲,实现平稳过渡;适当调整难度,增加区分度;严格把好各环节质量关,确保命题质量”的工作思路,加强试题命制、组卷、调整、测试、审查过程管理,严把质量关;注重细节,及时反馈信息和调控,圆满完成12套正题、副题的命制任务,实现了命题质量宽严适度、难度比去年略有上升的工作目标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